清疹祛湿汤

多汗症

现代医学认为多汗症(Hyperhidrosisi,HH)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分泌过多的一种疾病。一般来讲引起多汗的原因无非功能性与器质性两类。功能性多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,器质性则多与神经损伤有关。根据病变的范围,又可以分为局限性多汗症和泛发性多汗症。但现代医学尚未就多汗症的诊断标准达成共识。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多汗症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:外用止汗剂、自来水电解、抽脂法、汗腺切除、交感神经切除。


 


中医对于汗证的认识自《内经》时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,历代医家对于汗证的治疗积累了大量临床宝贵经验,因疗效确切,至今仍为临床广泛应用,值得总结学习并加以推广。本文将从汗证的病名溯源、生理病理、方药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小结,如下:





一、汗症病名溯源


 


中医对于汗证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至《内经》(成书年代及作者待考),有人统计其中载汗200余处,其中有魄汗、多汗、炅汗、大汗、漉汗、灌汗、寝汗、夺汗、绝汗、漏泄等称谓,这是迄今为止现存文献最早对汗的分类记载。其中魄汗、多汗、炅汗、漏泄等类似于后世之自汗,寝汗则类似于后世之盗汗。


 


1、汗证


最早完整出现则见于《医学正传》卷之五(公元1515年,明·虞抟),虞抟将诸汗出异常统称为汗证并进行了专篇论述。


 


2、自汗


首见于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》(公元219年,东汉·张仲景):“风温为病,脉阴阳俱浮,自汗出,身重,多眠睡。”仲景所言“自汗”为风温脉证特点,有异于后世之自汗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又有“若下之,身重心悸者,不可发汗,当自汗出乃解”,此处自汗为太阳病误用下法后,养正气以汗自出,与后世所论自汗也不同。


 


3、盗汗


首见于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》:“太阳病,脉浮而动数……头痛发热,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,表未解也”,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也载有相关表述:“男子平人,脉虚弱细微,喜盗汗也”。


 


4、阳汗、阴汗


《景岳全书・杂证谟》卷之十二从集(公元1624年,明·张景岳)“汗证有阴阳。阳汗者,热汗也;阴汗者,冷汗也。人但知热能致汗,而不知寒亦致汗。”“所以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。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,盗汗必属阴虚也。”


 


5、偏沮


《素问・生气通天论》:“汗出偏沮,使人偏枯”。偏沮即汗出偏于半身,即半身有汗,半身无汗。沮,音jǔ,意为阻塞,指无汗的一侧;音jù则意为湿润,指代出汗的一侧。诸家注解不一。马莳注:或左或右,一偏阻塞而无汗,则无汗之半体,他日必有偏枯之患。


 


6、头汗


指汗出仅在头面部,《伤寒论》中计有10余处涉及到头额部位汗出,如“阳明病,下之,手足温,不结胸,心中懊侬,饥不能食,但头汗出者,栀子豉汤主之。”“阳明病,发热,汗出者,此为热越,不能发黄也。但头汗出,无汗,齐颈而还,小便不利,渴引水浆者,此为瘀热在里,身必发黄,茵陈蒿汤主之。”等。


 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