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疹祛湿汤

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

  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病变,主要表现为脊髓前角、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损伤。由上述或(和)下肢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麻痹为主要表现,以上肢及下肢运动神经元损伤最为常见。运动神经病与癌症、艾滋病并称。一旦得了此病,先是肌肉萎缩,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,死于呼吸困难。这样的患者也被称为“渐冻者”。

     本病的主要表现,早期症状多发生在手部,病人感觉手指活动无力、僵硬、笨拙,手部肌肉逐渐萎缩,可见肌束震颤。远端肢体呈进行性肌萎缩,近一半病例早期为侧上肢手大小鱼际肌萎缩,后来扩大为前臂肌,甚至胸大肌,背部肌肉亦可萎缩,小腿肌肉亦可萎缩,肢体萎缩,肌张力高(牵拉感),肌束颤动,动作困难,呼吸和吞咽障碍等症状。如果早期病变的双侧锥体束,则可发生双下肢痉挛性截瘫。

     脾胃虚损为后天之本,津液为气血生化之源,主四肢肌肉运化主涎;胃受寒,食入胃。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肺,布散于全身。脾弱,或因病而虚,由虚而损脾,伤脾,使脾胃受纳运化失常,气血生化不足,无以生肌,四肢不能禀赋,无水可发,故出现四肢肌肉萎缩,肌肉无力,甚至吞咽困难,咀嚼无力,口张流涎。脾虚累及肺、肺主气声,故出现语音模糊,构音不清,呼吸气短。

     脾肾虚损肾为先天之本,主藏精,精生髓,先天禀赋不足,精亏少,或劳倦伤肾,肾气亏虚,不能温温温脾阳,脾阳不振,不能运化水谷精微,故出现四肢肌肉萎缩,肢体无力。肾主强身,肾气之盛,又需脾胃之补,脾肾两虚则骨枯髓虚,形体瘦肉萎,四肢瘫软,腰脊无力。肝藏血,主筋,主风,主动肝肾阴虚;肾藏精,主髓。先天不足,肾精亏虚,或房事不节,或劳役过度,精损难复,阴精亏虚,阳虚血浮,肝血不调,虚风内动,故见肌束颤动,肢体痉挛。但若有肌肉震颤跳动,腰反射亢进者,则责怪肝。

     湿热浸淫,虚实夹杂,脾土恶湿喜燥,肝体阴用阳,肺向百脉,通水道。脾虚失运则聚湿化热,火与元气不能两立,一胜一负,由内而阴火。阴火以肝肾下焦之火为主,肝经湿热浸淫,流于下,筋枯无力。此外,脾胃虚寒,内生湿热,阻碍运化,精微物质不能上输于肺,百脉空虚,肌组织失养。原类型为虚实夹杂之证。总而言之,本病的三大临床表现,即肌肉萎缩,肢体无力,肌束震颤,主要从脾、肾、肝三脏的中医脏腑学说考虑。

     本病以脾肾为本,肝主筋,主动身,与肝肾同源,故以健脾益气,滋补肝肾,生肌起痿,强筋壮骨为主要治疗方法,研究出复元奇方饮,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,能不同程度地恢复萎缩无力的肌肉,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变形,疗效理想。


评论